飲食,是一種享受? 還是一種生活需要?
有些人會覺得,只要把肚子填滿了,有氣有力工作即可
亦有些人會覺得,不只是享受食物,環境及其他配套也是重要一環
個人認為沒有對與錯,只是視乎不同場合、不同心情而有差別吧!

一年一度的「法國五月」藝術節已正式開始
五月第一日的當天,有機會與友人們參觀了ELEMENTS的特別展覽
特別要多謝主辦單位邀請到法國文化部著名的文物策展總監為我們講解
假如沒有Catherine Arminjoin女士的講解,真的未能「快簡清」了解到這麼多
在短短的30分鐘,便將法國18世紀至今的的餐具藝術文化「走」過一遍

一張長長的18世紀餐桌,單憑「大堆頭」的擺設,便知道它是今次展覽的重點
它是模仿Sèvres Royal Manufacture為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龐巴杜夫人而設計
設計想當講究,由餐桌中間的centrepiece,以至每位賓客使用的餐具也是相當精緻
據講解,原來跟我們中國人的文化有類似,一道道菜式也會先放在飯桌中間
不過,各人只會伸手取面前的食物,絕對不會「飛象過河」
那麼,像我一樣手短腳短的,不就「無啖好食」?

之後,Catherine跟我們一一介紹各式各樣的精緻餐具
隨著食物及菜式愈來愈精緻,法國人對餐具的追求也變得愈來愈細緻
這不是蒸魚碟,而是專為生蠔而設的碟子,中間「魚鰭」位置是放檸檬或醬汁嗎?

這個你又猜得到嗎?
法國人喜歡吃蝸牛,原來早於18世紀,已為他們喜愛的菜式特別設計了碟子

想不到,花顛系列也有出現,真的很想把它們抱回家!

想不到白露筍也有專屬的瓷碟,一排排白雪雪的,應該會很美吧!

出現於19世紀,因為某人喜歡吃栗子,這個栗子缽便出現了
可想而知,法國人真的願意為「食」而作出最好最完整的準備

除瓷器外,法國人更設計出不少獨特的銀器餐具
這個竟然是為擺放牙籤而設計的,太浮誇了!

最近,每早愛麗媽也會為我準備水煮蛋一隻
如果有這個egg cup盛放著,我會慢慢坐在家中吃過早餐才出門的

法國,美酒,這兩者間一定大有關聯
不只是美酒,連酒具也別具心意,這個盛酒瓶的銀器真優雅
姑勿論是否有必要的用途,單是作一件藝術品欣賞也不錯了

「法國餐具的光彩 ── 跨世紀法國文化遺產與現代餐具藝術」
由即日至2013年6月9日(星期日)於ELEMENTS圓方舉行
當中還有其他更多精緻及帶有故事的餐具藝術品
聽著故事,欣賞展品,也是一個週末悠閒的節目選擇
有時去湊湊熱鬧,有時享受寧靜展覽,生在香港的我們,真是不用怕悶了

歡迎按此到愛麗絲Facebook,一同分享及討論
微博也開始了,歡迎按此瀏覽其他消息及分享